工藝介紹
為了應對疫情期間的穩定供貨需求,計劃擴大制氧機的產能。下圖所展示的,就是整個制氧機的生產過程以及各工段的生產稼動情況,根據目前的產線配置,并無法完成預期的產量,所以需要對現有產線進行優化。

課題
1、管理損耗
因晨會、停電或者公司活動等,計劃內的生產停止損耗。
2、稼動損耗
材料欠品,設備故障等異常造成的,非計劃內的停止損耗。
3、效率損耗
人員技能不足,產線平衡不佳,設備老化等造成的損耗。



前后工序同等產量出勤時間差異,負荷(效率)損耗發生。
4、不良損耗
不良品損耗,反復返工/修理造成的浪費工時損耗。

解決方案
1、現場管理
▲ 標準設定(5S&標準作業)
▲ 管理流程構筑
2、現場改善
▲ 工業IE改善
▲ 作業再分配,現場布局變更
▲ 配當&上料流程設計


3、維持與向上
▲ 治具開發、設備改造、設計變更
▲ 新人教育、訓練強化
▲ 可視化、QCD管理強化人員育成
實現價值
1、工時改善
通過單臺的工時分布圖,比較各工段改善前后的有效工時與損耗工時,能夠清晰地發現,損耗工時從原本2.31H縮短至1.54H,生產性提升了33%。

2、稼動改善
通過對原本瓶頸工位的效率改善,再加之人員配置的調整,月生產能力達到Min3300臺~Max5460臺,是原本的1倍多!

【經營層】
■ 應對制造轉型和升級,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力。應對后疫情時代工廠自動化困難、海外生產據點投資回報改善等經營課題。
■ 減少生產損耗,生產能力2倍提升,達到行業領先水準。
【管理層】
■ 可視化·QCD管理強化人員育成
■ 最優化庫存·稼動率UP·生產品質改善。
【工程師層】
■ 保證不受人·產品變動而受影響。
■ 通過熟練度學習、作業支持,實現短時期多樣化人才育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