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2-08-21 點擊率:78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機械元件 | 1. 泵與電機的聯軸節不在一條中心線上 | 1. 重新找中心 |
吸油管路阻力過大 | 1.出油口過濾器堵塞或自數過大 2. 吸油管路堵塞或有泄漏發生 3. 油位太低 | 1. 檢查清理或更換合適新件 |
液壓泵 | 1. 泵的防震裝置出現問題 2. 泵的最大設定壓力太大 3. 轉軸密封或吸油口密封出現問題 4. 泵的控制系統紊亂 | 1. 檢查緊固或更換新件 2. 重新設定最大壓力 3. 檢查更換新密封 4. 重新調整控制系統 |
供、回油管路 | 1. 供、回油管路松或安裝位置不好 2. 回油管咯堵寒或沒有油 | 1. 檢查緊固管路或重新走管 2. 檢查處理或清理 |
供油管路中的閥 | 1. 閥因臟物堵塞 2. 閥的節流或噴嘴太小 | 1. 檢查清理 2. 檢查并更換合適元件 |
流量、比例控制 | 1. 流量控制閥震動影響到其他控制元件 2. 流量過大引起的噪音 3. 控制系統紊亂 4. 電磁閥因電磁力小或電壓引起堵塞或控制系統故障 5. 閥體因磨損或臟物堵塞出現問題 6. 系統壓力失控 | 1. 檢查處理 2. 適當調節流量或比例控制板 3. 重新調節控制系統 4. 檢查電磁閥線包及其線路 5. 檢查清理或更換新件 6.重新調整壓差控制板 |
液壓油 | 1. 因油位低或油溫低液壓油粘度大造成吸油困難 2. 液壓油臟損壞內部元件 3. 液壓油起泡 | 1. 檢查并處理液壓油 2. 更換新油品 3. 檢查原因或更換新油品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機械元件 | 1. 電機聯軸節磨損 2. 液壓泵或電機轉向不對 3. 防震裝置出現問題 4. 電機或液壓泵傳動軸上的鍵被剪切 | 1. 檢查或更換聯軸節 2. 檢查處理 3. 檢查緊固或更換新減震 4. 檢查處理 |
吸油管路液壓泵 | 1. 過濾器堵塞或目數過大 2. 由于磨損,泵的內部出現泄漏 3. 液壓泵控制元件出現故障或控制壓力設定值過低 | 1. 檢查清理或更換合適新件 2. 檢查處理或更換合適新件 3. 檢查處理或重新設定壓力傳感器設定值 |
供、回油管路 | 1. 供、回油管路出現泄漏 2. 管路內部阻力過大或吸油口過濾器堵 | 1. 檢查處理 2. 檢查清理或更換新件 |
供油管路中的閥 | 1. 閥的工作壓力設定太低 2. 因閥體或密封件磨損產生的內部泄漏 3. 閥體的彈簧損壞 4. 閥的型號不對或內部節流(噴嘴)太小 | 1. 重新調整設定壓力 2. 檢查修復或更換新備件 3. 檢查更換新備件 4. 更換合適部件 |
流量、比例控制閥 | 1. 內部流量阻尼太大產生壓降太大 | 1. 檢查處理 2. 重新調節流量或更換新件 3. 通過調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調整零點或強制性復位,或檢查壓力傳感器信號 4. 檢查電磁閥閥芯或單向閥或修復更換 5. 檢查處理或更換新件 |
液壓油 | 1. 粘度劉氏而產生的內部泄漏比較嚴重 2. 粘度太高而產生的流量受阻較大 3. 液壓油起泡 | 1. 檢查油品、油溫或更換新油品 2. 檢查油溫油品 3. 檢查原因或更換油品 |
其他問題 | 1. 壓力控制系統控制程序出現問題 2. 執行元件出現故障 | 1. 通過PC更改、更新控制程序 2. 檢查處理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機械元件吸油管路阻力過大 | 1.泵與電機的聯軸節不在一條中心線上 2.吸油管路太小或拐彎較多 3.出油口過濾器堵塞或目數太大 4.吸油管路堵塞或有泄漏 | 1. 重新對中心 2.適當調整吸油管路 3.檢查或更換過濾器 4.檢查處理 |
液壓泵 | 1.變量輸出泵的流量調節器出現問題 2.泵的系統壓力調節裝置的背壓閥出現問題 | 1.調整或更換新備件 2.檢查調整壓力或更換新備件 |
供、回油管路 | 1.供、回油管路緩;中不好或內部阻力太大 2.回油管路過濾器堵塞 | 1. 檢查調整或清理 2.檢查清理或更換新件 |
供油管路中的閥 | 1. 管路中閥的遠程控制出現問題 2. 管路中的單向閥出現問題 | 1. 檢查控制線路 2. 檢查處理或更換新件 |
流量、方向控制閥 | 1.流量控制閥震動影響到其他控制元件 2.流量過大引起的噪音 3.控制系統紊亂 4.電磁閥因電磁力小或電壓低引起堵塞或控制系統故障 5.閥體因磨損或臟物堵塞出現問題,系統壓力失控 | 1. 檢查處理 2.調節流量或更換新件 3.通過調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調整零點或強制性復位,或檢查壓力傳感器信號 4.檢查電磁閥閥芯或單向閥或修復更 5.檢查處理或更換新件 |
液壓油 | 1. 液壓油污染 2.液壓油起泡 | 1. 更換新油品 2. 檢查原因 |
其他問題 | 1.在輸出端沒有足夠大的反作用力(如降壓噴嘴、減壓閥) | 1.考慮更換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液壓泵 | 1. 液壓泵因磨損而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2. 變量泵的調節器出現故障 3. 液壓泵流量或速度調節的太大 | 1. 更換新備件 2. 檢查調整或更換新備件 3. 重新調整流量 |
供、回油管路 | 1.供、回油管路截面積小導致較大的摩擦力 2.管路中的過濾器堵塞 | 1.考慮更換新管路 2.檢查清理 |
供油管路中的閥 | 1.連續工作時間過長 2.壓力設定過高 | 1. 適當停機降溫 2. 重新設定壓力 |
流量、方向控制閥 | 1.流量設定值過低(經泵回流量太多)或流量控制閥出現問題 2.比例控制閥因泄漏損失較大 3.信號為零時比例控制閥閥芯沒有處于中間狀態 | 1. 重新調整流量設定值或更換新件 2. 檢查、處理比例閥內外部泄漏點及內部單向閥磨損情況 3. 通過調整比例控制閥的比例控制板重新調整零點或強制性復位,檢查壓力傳感器信號 |
液壓油 | 1. 溫度太低而產生的內部泄漏比較嚴重 2. 溫度太高而產生的流量受阻較大 3. 液壓油起泡 | 1. 檢查油品、油溫或更換新油品 2. 檢查油溫油品 3. 檢查原因或更換油品 |
其他問題 | 1.系統冷卻能力不足或冷卻效率低 2.液壓泵一直處于負荷運轉狀態,液壓泵壓力定值低于系統壓力閥設定值或系統壓力傳感器(壓力控制開關)設定值過高 3.液壓油量不足 4.冷卻水溫差控制開口比例的流量閥出現問題 5.冷卻系統溫差設定值過高 6.沒有低溫冷卻水或冷卻電機(泵)故障 7.低溫冷卻水溫度過高 8.環境溫度過高或空氣相對濕度過大 9.列管式換熱器內部結垢 | 1.檢查冷卻循環泵和低溫)令卻水工作狀況,或熱交換器內部結垢清理 2.檢查壓力控制閥電磁鐵是否能夠失電后閥設自動復位 3.適量添加液壓油 4.檢查閥的工作狀態 5.調整溫差設定值 6.檢查處理或更換新備件 7.檢查低溫:令卻水循環系統 8.采取管路保溫措施 9.檢查清理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吸油口 | 1. 吸油管路泄漏 2. 油位過低 | 1. 檢查處理 2. 適量加油 |
液壓泵及回油管路 | 1. 液壓泵轉軸密封或吸油端密封壞 2. 回油管路沒有浸沒入油中 | 1.檢查更換密封件或進行處理 2.采取措施使回油管路浸沒入油中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供油管路 | 1. 管路軟管彈性太大 2. 電磁鐵失效 3. 比例控制閥發生泄漏 4. 閥體內部臟 | 1.重新走管 2.更換部件 3.檢查處理或更換部件 4.檢查清理 |
其他問題 | 1.由于密封失效或控制故障造成遠程控制單向閥沒有立即關閉 2.限位開關位置不對 | 1. 檢查清理密封或遠程控制線路 2.檢查相關限位開關位置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供、回油管路 | 1. 供油管路容積過大 2. 回油管路控制太快 3.回油管路節流或噴嘴失效 | 1. 適當縮短供油管路 2. 適當調節流量控制閥 3. 檢查調整 |
故障源 | 故障產生的原因 | 解決措施 |
液壓泵 | 1. 液壓泵因磨損(吸油盤)出現泄漏 2. 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范圍設定太小 | 1. 檢查修復或更換新備件 2. 重新調整壓力開關的設定范圍 |
供油管路中的閥 | 1.蓄壓器安全閥泄漏或電磁鐵故障造成回流2.供油管路單向閥不起作用 | 1.檢查更換密封件或電磁鐵 2.檢查處理或更換新件 |
比例控制閥 | 1.比例控制閥工作狀態不對(零點漂移或不得電時閥芯不在中間位置) 2. 壓力傳感器信號不正確 3.比例閥內部單向閥磨損而產生內部泄漏 | 1.調整比例控制板重新調整零點,或檢查處理比例閥 2.檢查或更換壓力傳感器 3.檢查處理或更換單向閥 |
液壓油 | 1.工作時間長液壓油溫度高,粘度降低 2.液壓油污染或乳化變質 | 1. 適當停車降溫 2. 檢查更換新油品 |
其他問題 | 1.冷卻器效率低 2.低溫冷卻水溫度高 3.壓力傳感器設定系統工作壓力范圍太小 4.蓄壓器氮氣充氣壓力低 5.蓄壓器氮氣膠囊損壞 | 1.檢查處理水冷器 2.檢查處理低溫冷卻水系統 3.重新調整壓力傳感器設定范圍 4.補充氮氣壓力至系統最高壓力的50%以上 5.檢查更換膠囊備件 |
下一篇: PLC、DCS、FCS三大控
上一篇: Schaevitz LVDT傳感器